“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重燃”历史烽火 焕发时代光芒

来源:晴隆县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8-18浏览: 【字体:     】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历史节点,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凭借深厚的抗战历史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彩纷呈的文旅体活动,通过“自然凉+文化热”双向驱动,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探寻这条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在新时代重燃历史烽火,焕发时代光芒,成为晴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地标。

  时下,二十四道拐景区气候清爽怡人,风景秀美,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消暑度夏、研学旅游,体验伟大抗战精神。

  游客高举火把点亮二十四道拐(张 晴 摄)

  江西游客柳京萍告诉记者:“我们选择来到了晴隆,主要是想带孩子来体验一下当地的抗战精神。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体验感非常的棒。”

  从北京来晴隆旅居的张振军老先生表示,二十四道拐震撼他的,不仅是雄奇险峻,更在于它对后世的警醒。

  张振军说:“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是一个航天人,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使得国家现在逐步强大了,我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努力,使祖国更加强大。”

  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拍摄的二十四道拐公路

  二十四道拐位于晴隆县城南郊,抗战时期,它肩负起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重任,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大后方重要的陆路运输线和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据统计,约45万吨战略物资经此运往抗战前方,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抗战生命线”。

  晴隆县原文物管理所所长陈亚林介绍:“在抗战爆发以后,我们沿海基本上被侵华日军全部截断,援华运送的物资无法进来,只有从东南亚,比如滇越铁路、滇缅公路,所集聚的物资,到了昆明以后,80%要经过我们二十四道拐,所以二十四道拐就在那个时段,发挥了上承下接的重要作用。”

  有关宣教活动在二十四道拐举行

  如今,硝烟散去,这条曾经托举民族命运的“抗战生命线”被作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被完好保存,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它已是服务晴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景区在保护遗址原貌的基础上,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话。

  今年以来,一系列特色文旅体活动在二十四道拐景区接连上演。7月18日晚,贵州·晴隆第十五届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之“光链彝火•志续华章”点亮二十四道拐活动盛大开启,数千支火把、数百架无人机、数百台车同时点亮二十四道拐,将全长4公里的二十四道拐装点得格外瑰丽壮观。相关视频、图文在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视频号、外交部发言人海外官方账号等转发,二十四道拐再度声名远扬,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山地跑公益徒步活动

  7月20日,2025年“激情贵州、赛动黔景”贵州·晴隆第三届“二十四道拐”山地跑激情开跑,1600多名跑者途经二十四道拐,感受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二十四道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重走二十四道拐,从小培养爱国情怀;学生团体也将这里作为研学基地,感受历史的厚重。

  据了解,暑期以来,景区接待游客量近2万人。

  晴隆400余名师生徒步参观二十四道拐

  “未来计划进一步挖掘二十四道拐的文化价值,以‘节庆活动’为媒,持续举办各类文旅体活动,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还将借助多渠道、多元化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二十四道拐的历史。”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莹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二十四道拐这张历史文化名片愈发闪亮,让伟大抗战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打印正文]

中共黔西南州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黔西南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建兴创·兴义之窗
公众号 公众号